外交无小事。
会见的地点,时间的长短,乃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有时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意味深长的信号。
2月22日下午,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再次会见了来美磋商的刘鹤副总理。
算起来,这也是一年之内,他第三次会见刘鹤了。社交媒体上,一些照片传得很广,刘鹤大笑,总体气氛很不错。
新华社随后发了消息稿,总共五段话。白宫这次会见,应该是特意对记者们开放,所以美国媒体也有详细报道。
综合各路信息,这一轮中美磋商,应该说出现了新的情况,也改变了不少人的行程安排。
在牛弹琴(bullpiano)看来,至少三个细节吧,真的是信息量很大。
细节一,本轮磋商延长了两天。
本来,中美双方都事先明确:这第七轮中美高级别磋商,时间是两天,即2月21日和22日。
牛弹琴了解到,很多中方官员,本来都已定好回程机票,搭乘23日的国航航班回北京。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新情况出现了!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特朗普在会见刘鹤时,有一句话这样说:
本轮高级别磋商取得巨大进展,同时仍有不少工作需要完成。为此,双方已决定将本轮磋商延长两天。
以前六轮磋商,基本都是两天时间,但最新这一轮,一下延长成四天。
前所未有!
说明了什么?
很明确:这应该是一个积极信号。
接着谈,那就说明有的谈;有的谈,那就说明有重大进展。
特朗普也明确说了:
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磋商取得更多成果。我相信双方将最终达成一个有意义、对两国都有利的协议。
按照新华社的报道,刘鹤副总理也表示:
两天来,两国经贸团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谈判,在贸易平衡、农业、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双方将加倍努力,抓紧磋商,完成好两国元首赋予的重大职责。
请注意关键词:富有成效、积极进展、加倍努力、抓紧磋商……
用美国媒体的话说,双方团队的情绪都比较乐观。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次磋商,已经进入最后文本阶段,需要时间来敲定。延长两天,双方都是奔着最终的积极成果去的。
于是,也就有了这一次破天荒的“第七轮+”磋商;或者说,“加班赶工期”。
细节二,白宫里的一个意外插曲。
这个细节,非常戏剧性,也是美国媒体都捕捉到的一个新闻点。
按照国际惯例,考虑到各国法律制度不同,很多贸易协定会以谅解备忘录(MOUs)的协议出现。
在白宫,莱特希泽特意做了一番解释,认为谈判的谅解备忘录,其实就是一个“Contract”。
Contract,翻译过来,就是合同、协议的意思。
但特朗普当即表示:我不同意。
特朗普随后接着说:对我来说,谅解备忘录不是个事,这不是我想要的最后协议……
看到特朗普这样表态,用美国媒体的话说,莱特希泽立刻转换话语说:
那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使用备忘录这个概念,我们就说贸易协定吧,其实仍旧是同样的文件,但被称作贸易协定……
这个细节,怎么看呢?
至少说明一点,用一位朋友的话说:特朗普对中美达成协议,真的非常在意,高度重视,特别期待……
特朗普,你也真挺有个性的。
但从积极角度看,只要有诚意,那就真不是坏事;如果就是一个名称的问题,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
细节三,中美元首外交的决定性作用。
这次白宫会见,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中美国家元首的密切关系。
这是中美外交的一个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