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文化

旗下栏目: 音乐 红木 收藏 艺术

坐拥书斋未必就是读书人

文化 | 发布时间:2023-05-17 | 人气: | #评论#
摘要:2023-03-22 09:09 中国教育新闻网 有人认为开卷有益,我看未必。有些书是毒药、迷药,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迷上它,慢慢中毒而不自知。有些书尽管是解药,甚至可以疗毒,但读不进,或者读
2023-03-22 09:09·中国教育新闻网

有人认为“开卷有益”,我看未必。有些书是毒药、迷药,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迷上它,慢慢中毒而不自知。有些书尽管是解药,甚至可以疗毒,但读不进,或者读进去了,没有批判,没有内化,说不定也会转而成毒。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开卷不仅未必有益,许多情况下,我们是在开卷吸毒的,中小学生尤其如此。

我常常反思的是,给中小学生开书单,应该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搞不好就是误导,再说,阅读的事情恐怕不是按图索骥的事情,读什么、什么时候读、怎么读,远不是我们这些好为人师的人能把握的。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是走近他们,看看他们的兴趣所在,适时援手,给予一点儿参考性的建议。关键是要率先垂范,自己读起来,想起来用所读诊断和指导所教,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与氛围。自己不读书,何以劝人读书?自己读书太浅、太窄,何以指导他人读书?再说,佩索阿有言:“有些人环游了四大洋,却走不出自己的单调。”看看许多读书人的状况有多少不是如此?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有本书叫《学习的方法: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生忠告》,其中关于“嗜书狂和夸夸其谈者”这节,颇合我意。许多读书人的毛病大致不外乎这两方面,我的毛病就是以嗜书者自居,还给自己的书斋起了个“嗜书斋”的名号。读书人的毛病大抵如此,坐拥书斋以为自己就是读书人了,读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了,殊不知所读不能变现,就白白浪费了时光。另一方面,天下可读的东西太多了,穷其一生,也就读个皮毛,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所读不能改变所为,莫如不读,进一步说,多读不能提升认知,与没读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世上抱着满腹经纶睡大觉的大有人在。知识固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个人知识,不能改善自己的认知与行为,至多不过可以让自己成为夸夸其谈者。

阅读,并不等于学习,只有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思考、疑惑、审视融入其中,才可以说是学习。我们常常会问,某人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竟然毫无长进?不就因为仅仅为读而读,没有参与的缘故吗?更为普遍的问题恐怕还在于许多教师几乎不读书,而且还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那些读了那么多书的人,不一样不会教书吗,甚至有读了很多书的人,教学成绩还不如某些不读书的。

当有某人说你是读书人的时候,未必只是一种嘉许,其潜台词或许更为丰富。

因此,教师要推广阅读,首先自己得有鉴别力。我一直认为,有些书是不能读的,读得越多,可能受害越深。比如国人那些大谈教学模式神话、大谈高效课堂奇迹的,翻翻或许可以,但如果信以为真,则可能会使我们走向反智,甚至反常识的境地,对这些货色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还有那些人人称赞、貌似处处正确的所谓畅销书、鸡汤文,也是值得警惕的。有些畅销书,除了可能炒起来的以外,本身就是大众化、忽悠化、鸡汤化的。紧接着的就要净化朋友圈,寻找优质资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人的朋友圈自然有不同的阅读取向。我一直主张要“啃一点儿难啃的书”,这就需要有一干“少数派”的朋友。朋友圈除了有“补钙”的短视利益外,也有一些难啃的、启智生益的佳作被推荐、被谈论。此外,读书贵质不贵量,有时候读得汗牛充栋倒不如人家迎头一喝,正是这个道理。

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二)》中的《霍拉修与克列奥门尼斯的第四篇对话》中,记录了克列奥门尼斯这样一段文字:有些人博览群书,记忆力也非常好,但对事物的判断力却很差,或很少能准确恰当地谈论事物,或说出来时已经为时太晚。在读书过量者当中有些可怜的书虫,读起书来胃口无边,却食而不化。克列奥门尼斯认为,没有任何事情能像进行思考时一样,使人们之间呈现如此大的区别:两个人可能具备同等的知识,但其中一个人所作的即兴发言,另一个人则需要精心准备两个钟头才行。

读书不过为了弥补认知的缺陷,提升认知的境界,在认同或者反对的思辨中,一步步趋于内心敞亮的状态。我们一方面要用自己的判断对文本还原、去伪、求证、寻理(讲究理据),另一方面还要用自己的生活去践行、去论证。读、想、行动、记录、分享……一个都不能少。读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筛选、没有判断、没有问题,你就变成了一块海绵,你就只有吸收,管不好还要漏掉。读了想了,不付诸行动,最多只可能成为理论的巨人。当你付诸行动了,理论才可能成为你的认知和经验。有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不仅可以与人分享,还可以帮助自己对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写的过程会促使我们回过头来再读,甚至驱使我们去读更多的书籍。这就是“完整的阅读”。读书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的时候,成为一个人生命的需要的时候,读书就是我们应有的生活状态,幸福的状态。每天在别人和自己的思想中死去,又在有所改变和创新中活来。我们发现,阅读,不需要什么引领,它带来的快感,使我们欲罢不能。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