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治理的大棋盘上,行业协会宛如关键的棋子,它们是连接个体与组织、政府与市场的桥梁,在促进社会发展与治理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期换届,本是保障行业协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定海神针”,然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的深入调查却揭示出一幅令人瞠目结舌的乱象图景,部分行业协会的换届过程犹如一场荒诞闹剧。

“永久会长”:把协会变成“私家领地”
行业协会负责人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理事会任期一般为3至5年且届满前须完成换届,特殊情况延期换届也需申请且最长不超1年,这些规定是防控治理风险的坚实防线。然而,一些协会却公然践踏规则,负责人超期任职、延期换届等现象屡见不鲜。
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为例,今年5月其举行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刚退任的第六届主席张某某获选终身荣誉职务。可公开信息显示,张某某已连任第四、五、六届主席,明显违反了行业协会负责人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属于违规超期任职。更令人深思的是,设立“永久会长”这类名誉职位并非个例,近年来在全国性和地方性社会组织中均有出现。有业内人士愤而发文抨击,将协会视为“家协会”,这种做法荒谬至极。当协会被少数人当作谋取私利、巩固个人地位的工具,它又如何能代表广大会员的利益,又怎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呢?

海南省篮球协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据该协会会员透露,协会负责人“超期服役”现象长期存在。前主席自2015年9月协会成立便担任首任会长,2023年因未按章程选举,连任决议被宣布无效,可截至目前,协会仍未公开组织选举,会长职务归属依旧悬而未决。这种长期的权力真空和混乱局面,不仅影响了协会的正常运作,也让会员们对协会的未来充满迷茫。
“深夜换届”:内部纷争下的荒诞闹剧
除了“永久会长”这类明目张胆的违规行为,一些协会还因内部纷争陷入“深夜换届”的荒诞境地。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就是典型代表。自2023年10月启动换届工作以来,该协会连续举办两次换届大会,却至今未能成功完成换届。
原定于2024年1月29日上午9时举行的第七届换届选举大会,在前一天突然临时通知改期在当晚10点召开。这场“深夜换届”大会从晚上10点一直开到次日凌晨1点,如此仓促且不合常规的安排,背后必然隐藏着复杂的内部矛盾和利益纷争。在这样混乱的氛围下进行的换届,又怎能保证选举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又如何能让会员们信服新一届领导班子呢?
乱象背后:行业健康发展岌岌可危
这些行业协会换届乱象,不仅仅是个别协会的管理问题,更是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严重威胁。一方面,违规超期任职和“永久会长”现象破坏了行业协会的民主机制和公平竞争环境,使得有能力、有热情的新人无法进入领导层,阻碍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深夜换届”等因内部纷争导致的混乱局面,降低了协会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让会员对协会失去信心,也让社会对行业协会的作用产生质疑。
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兴衰成败。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换届乱象,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制度建设,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行业协会自身也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真正做到为会员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