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村要选派第一书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始终是首要考虑对象。 第一书记政治过硬、能力突出,有些第一书记本身就有从事党建工作的经验,有的还是抓党建的“行家里手”。他们的加入,为一些党建薄弱的村庄带去希望,注入了澎湃力量。 严要求,各项制度在村里运转起来;抓班子,基层组织焕发出新活力;强党性,农村党员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书记们有思路、有办法,昔日的软弱涣散村纷纷摘帽,干部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组织更坚强,干群关系更融洽。 锤炼队伍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驻村工作队,为农村地区培养更多优秀干部,这是第一书记们肩负的又一重任。 “要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在实战中培养锻炼干部,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 “优化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把驻村工作队派下去,把当地干部培养起来。” 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第一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 优秀干部沉下去,更多干部冒出来,这是面向农村地区培养干部的科学实践。 广大第一书记积极发挥作用,协助村级党组织抓党建、兴产业、聚人才;同本土干部并肩战斗,双方取长补短,更多干部得到历练成长。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其中一些人成为村级后备力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要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对在艰苦地区、关键岗位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要优先重用。” 乡村是锤炼干部的大舞台,肥沃的土壤为干部成长成才提供了不竭养分。不少第一书记坦言,驻村后才真正开始了解“三农”工作。从进村“听不懂方言”,入户时和群众“有距离感”,到同坐一条板凳、吃一口锅里的饭,再到最后离村时老乡泪眼汪汪、依依惜别,广大第一书记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掌握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丰富经验,驻村成为他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驻村期满不是结束,是新的起点。”一位第一书记说。带着满满的收获,他们继续在各条战线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