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关键少数”上了关键一课: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这三个“新”,标注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逻辑主线,体现着大国领航者深远的谋划、深邃的智慧。 思想为炬,实践为帆。 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深入践行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带来质量之变、效率之变、动力之变—— 电子通信产业有了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近日于深圳举行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迎来关键突破。
2025年10月15日,在深圳举行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万里眼公司CEO刘桑发布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必有之义。 “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细致指导,阐明创新驱动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华夏大地处处活跃着向新而行的景象。
2024年5月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在首航试验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丁子羽摄)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拔节生长”,传统产业乘“数”而上,创新力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切实提升产业发展韧性; 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大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区域板块发展优势日益显现;
2025年6月25日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夭上村拍摄的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2021年至2024年,中国以年均4.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6%,是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展现新气象,迈出新步伐。 今日中国,1天内,2.4万户新设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1200多亿元货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进出口贸易;1秒钟,超143万GB数据在云端传输,约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每一时、每一刻,都在以令人赞叹的速度,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14亿多人一起奔向好日子,发展的答卷有温度、有厚度—— 2025年1月23日,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 在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已是82岁、四世同堂的郎素兰家中。 问收入、说花销,总书记细细关切。 得知社区对老年人特别关照,总书记很是感慨,“社区工作是千家万户的事。社区工作这个位置承上启下,但得眼睛向下。‘上面千条线’也是为了人民,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 波澜壮阔的航程上,人民始终是发展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
2025年10月15日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拍摄的校园招聘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不断丰富发展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