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宏观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中长期资金“协同作战”效应凸显 构建市场稳定新范式

宏观 | 发布时间:2025-04-16 | 人气: | #评论#
摘要:来源:证券日报 银行理财资金密集加入稳市大军,至少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于近日公开表态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近期,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A股市场也呈现宽
来源:证券日报
 

银行理财资金密集加入“稳市”大军,至少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于近日公开表态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近期,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A股市场也呈现宽幅震荡走势。面对市场波动,中国版平准基金率先出手,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形成“‘国家队’引领、金融机构协同”的战略性稳市力量,不仅有效增强了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更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当前环境下,中国资产具备一定韧性,看好中国经济的光明未来。短期内,可能会有一轮风险偏好的收缩,但从中长期维度来看,A股估值正处于历史低位,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将支撑其走出独立行情,A股长期向好趋势不变。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逐步完善,其在稳定市场预期、服务新质生产力以及抵御外部风险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2024年4月份发布的新“国九条”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25年1月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构建了完整的政策实施路径。这套政策“组合拳”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在近期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各类中长期资金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4月7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公司”)率先表态,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次日一早,中央汇金公司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的职能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同日也宣布,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中央汇金公司此次出手增持,明确释放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积极信号,既彰显了国有资本对A股中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也为市场短期波动注入“稳定器”动能。

  万联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宫慧菁认为,“中长期资金通过加大对各类ETF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能有效平抑市场异常波动。”

  4月8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公告宣布,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并明确表示“近期将继续增持”。

  在宫慧菁看来,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加大,有望增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动能,同时有望进一步推动市场信心修复。

  市场护盘力量持续壮大

  紧随“国家队”稳市节奏,银行理财子公司、头部险企、公募基金公司、私募机构等接连发力,市场护盘力量持续壮大。

  银行理财子公司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截至4月14日记者发稿,至少已有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苏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浦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徽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表态将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方式持续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理财力量。此外,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官方公众号4月11日发布消息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该公司拟近期自购公司所管理的含权理财产品5000万元。

  保险资金具有长期优势,面对当下市场短期非理性波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保险机构积极行动,通过增持权益资产、以自有资金回购等形式,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集团旗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也纷纷表态,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将始终秉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