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娱乐

旗下栏目: 红木 军事 娱乐 体育

一生七部电影,却缔造两个最伟大三部曲(4)

娱乐 | 发布时间:2020-07-28 | 人气: | #评论#
摘要:对莱昂内来说,这些空洞的引言如果能让它们保持其神话的强度和力量可能会为对珍贵的遗落之物念念不忘的现代影迷提供一种狂喜与宣泄。这就是为什么

 
对莱昂内来说,这些空洞的“引言”——如果能让它们保持其神话的强度和力量——可能会为对珍贵的“遗落之物”念念不忘的现代影迷提供一种狂喜与宣泄。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形式在莱昂内的作品中永远不可能是“纯粹的”:它关系到一种精神上的投资,是一种完整的人格、文化和渴求的精密机械……
 
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海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莱昂内的电影最重要的是携着“美国”形象生活,但绝非是作为美国人本身而生活。他的电影构成了一个小而有力的作品有机体,可以解读为深处远处对二十世纪美国电影的绵延的欢庆、诘问,及最终转向的哀悼。从他的第一部西部片开始,莱昂内的电影就围绕着这样一种视野展开:美国是一种通过意象远观,无处不在的文化存在——这意象刺激、暴力、极端、令人厌恶,且常常荒谬可笑。
 
就这一点而言,《美国往事》的资料来源是有指示意义的。这部电影是根据1952年的自传体小说《The Hoods》改编的,记叙的是禁酒令时期的犯罪生活。作者本人曾是一名黑帮成员,以哈利·格雷(Harry Grey)为笔名写作。令莱昂内着迷的是,格雷的写作完全沉浸在他声称要与之抗衡的好莱坞陈词滥调中,仿若作者完全无法将自己的记忆与这些电影分隔。(编按:Prohibition,1920~1933,美国律令禁止酒类制售。)
 
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剧照
 
以一种类似的(虽然明显更自反)方式,莱昂内在他的电影中创造了一个植根于历史细节的世界,却是通过好莱坞电影的镜面折射出来的。莱昂内的电影越接近当代美国,它们就变得越抽象,他的视野就越像是一种幻觉,从我们集体的电影潜意识中被调动出来。
 
莱昂内对好莱坞梦的投资可以追溯到他在墨索里尼时期的罗马长大的童年。他痴迷于美国电影和如埃罗尔·弗林(Errol Flynn)、加里·库珀(Gary Cooper)这样的明星。1941年美国参战后,其文化产品又增添了“禁果”的魅力。在这种背景下,莱昂内在1943年入侵意大利后与美国士兵的第一次接触令人震惊。他后来说到:
 
在我的童年时代,美国就像一种宗教信仰……然后,现实生活中的美国人突然进入我的生活——坐着吉普车,打乱了我所有的梦想……我发现他们很有活力,但也很有欺骗性。他们不再是西部的美国人了。他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军人……唯物主义者,占有欲强,热衷于享乐和世俗商品。
 
加里·库珀
 
美国神话与美国现实之间的这种断层,对莱昂内的所有作品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电影本质上是关于对于那些从未在电影院之外见过美国面貌的人,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对于世界上数百万人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到一种流离失所感,换言之也就是说,自身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这个国家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这数百万人的影响。临近他生命尽头时,莱昂内评论说:“很明显,我不能用除欧洲人的眼光以外的任何方式来看待美国;它让我着迷,同时也让我感到恐惧。”对于莱昂内那一代的欧洲人来说,在战后这片以美元重建、以美国外交政策参与政治决定的大陆上成长,边做着美国梦,边怨恨美国统治的现实,这种经历尤为深刻。
 
与美国这种嘲弄和渴望参半,爱和憎参半的分裂关系,也许有助于解释美国评论家在接受莱昂内的作品时遇到的困难。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在他的《电影传记词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Film)中对莱昂内之敷衍与轻蔑的记录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莱昂内电影的评论界反馈的典型代表:“我认为莱昂内真的很看不起西部片……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在美国,或者和那些用美式思维思考的人在一起。他嘲弄电影艺术背后的神话和迷恋。”在1981年的一个电影节上,莱昂内的美国明星之一,詹姆斯·科伯恩用“让我们听听它的不敬”之言为意大利人辩护,驳斥反复对意大利人“不尊重”西部片的指责。然而,这两种评估都忽略了勾勒出莱昂内与美国关系的深层矛盾情绪,以及这个国家赖以建立的神话。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