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热评

旗下栏目: 高层 国际 时政 热评

银行柜台取现遭“盘问”,我的钱、我的号,究竟谁来做主?央视披露案例(2)

热评 | 发布时间:2025-11-12 | 人气: | #评论#
摘要:当事人 杨医生:我老公在做手术的时候,突然收到短信,说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立马把手机停了。 更棘手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杨医生丈夫的手机号归

当事人 杨医生:我老公在做手术的时候,突然收到短信,说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立马把手机停了。

更棘手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杨医生丈夫的手机号归属地为长沙,当地营业厅告知,办理复通需本人携带无犯罪证明前往长沙。

为了解决丈夫的难题,杨医生尝试通过中国移动App进行线上申诉,并留了自己的手机号作为联系方式。她万万没想到,这个举动,竟让她的工作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当事人 杨医生:因为他的手机被停用了,我去投诉时留了我的电话号码,投诉完可能还没过一个小时,我就收到短信说我的手机不能用了。

自此,杨医生夫妇双双陷入长达二十多天的手机号无法正常使用状态,不仅严重影响了医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更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在此期间,杨医生尝试了多种求助渠道,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相关部门的回应存在矛盾,让杨医生感到无所适从。

转机在僵持二十多天后出现。11月6日下午,在杨医生向媒体反映情况后,她的丈夫收到了运营商发来的线上快速核验途径,手机号码得以复通,而杨医生自己的手机也恢复了正常。

基层反诈警惕"层层加码"

反诈工作有时候必须争分夺秒,有时候犹如大海捞针,银行工作人员要在几分钟内判断交易风险,运营商要在海量通信中识别可疑行为,难度不言而喻。他们的初衷是保护群众利益,也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近期类似周律师、杨医生遭遇的这类事情时有发生。

包括前几天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地的电信、移动、联通的营业网点,要求外地身份证办理电话卡时提供工作证明或者无犯罪证明。针对这一情况,11月4日,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发布通报称,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如何在确保反诈工作高效开展的同时,避免对普通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这是一对很难破解的矛盾,但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今年6月15日,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经过数小时劝说,最终阻止了68岁的张女士向所谓的“网恋男友”转账十万元。这正是反诈前线无数成功案例的缩影。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察觉异常并启动预案,成功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据公安部6月份公布的一项数据,2024年以来,国家反诈中心下发资金预警指令180多万条,紧急拦截的涉案资金超过3000亿元,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专家表示,在肯定反诈工作成效的同时,近期发生的多起“误伤”事件也折射出执行层面的一些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不能以反诈为由头对用户的隐私权、个人财产信息等进行监测和监控,这样的话可能侵害到了用户的基本权利,本来是为了保护用户,但最后是利用保护为由头去侵害用户权利,这就得不偿失了。

专家指出,反诈工作需要平衡多方关系:

  • 银行柜员和运营商客服作为反诈第一线,其警觉性保护了无数群众;
  • 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层层加码”现象值得警惕。

据专家介绍,今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这份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取消了2022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反诈的网,应当精准撒向犯罪分子,而不应轻易困住普通老百姓。反诈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完善制度设计,既要保持反诈力度,也要通过更精准的模型、更畅通的救济渠道,在风险防控与公民权益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反诈工作既有力又精准。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