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有此类反馈的客户,会保持积极沟通 红星新闻记者通过公开资料查询发现,根据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仅规定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低速汽车除外)驾驶人耳旁噪声声级应小于或等于90dB(A),并未明确低频噪音的判定阈值和最高标准。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中的相关规定 就该问题,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北方某高校汽车工程专业领域的一名教授。其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法规当中对于汽车内的低频噪音,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低频噪音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汽车的质量问题,因此也不能说明汽车厂商违反法律。针对低频噪音,传统的降噪方式基本上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现在有效的方式就只能是采用主动降噪,但是主动降噪成本又比较高,汽车厂商一般都不会选择这种方式。该教授呼吁国内尽快建立相应的标准,让这个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 14日,小鹏汽车一名相关负责人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车辆行驶在颠簸的路况或快速行驶、突然刹车时,车内与车外的气压差异可能会增大,这种气压差会对耳朵产生影响,导致耳朵出现类似乘坐高铁或者飞机时的闷胀感或压迫感。该公司对客户用车体验高度重视,对有此类反馈的客户,会保持积极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该负责人还称,对于近期有网友反映“因压耳感就医”,经核实,该客户于2024年10月26日购买一辆小鹏G6,此后一直正常使用和维保。2025年4月12日晚,该公司首次收到该用户对产品压耳低频噪音等体验的反馈,已经第一时间邀约客户进店排查车辆。该负责人表示,会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客户积极提供售后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钟梦哲 胡闲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