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科技

旗下栏目: 科技 汽车 健康 旅行

中关村这十年(2)

科技 | 发布时间:2022-11-02 | 人气: | #评论#
摘要:位于中科智汇工场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厅(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中科智汇工场是一家提供战略研究、科技金融、集中展示、成果转化、孵化

位于中科智汇工场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厅(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中科智汇工场是一家提供战略研究、科技金融、集中展示、成果转化、孵化加速等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

郭春元介绍,以往从科研成果到产业落地大约需要5年时间,而在这里,从一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实验室走出的研究团队,到成立一家从事脑科学研究、脑部疾病治疗仪器研发的公司,再到完成工业样机并拿到二类医疗证、产品送往医院试用,仅用了不足两年时间。

中关村这十年

位于中科智汇工场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厅(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中关村,最值钱的是才智,让关键人才发挥创新引领作用非常重要。“拎包入住”中关村,成为许多科学家不约而同的选择。这里让创业者最迷恋的,就是创新土壤肥沃,可以把“小树苗”养育成“大树”。

过去,中关村诞生过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

这十年来,中关村瞄准制约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先行先试一批改革政策,并辐射全国: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基础研究支出加计扣除等新政,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制定实施科研经费28条、“科创30条”等政策措施,探索形成“揭榜挂帅”、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改革举措;为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永久居留提供“直通车”,落实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出入境新政,集聚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

中关村这十年

在中科智汇工场,工作人员(右一)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厅向参观者介绍展品( 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法规政策,打破藩篱,助推创新主体放心大胆发展。

在最近的一次实验中,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顾奇给大鼠打印了一个“肝脏”。在切除85%肝脏后,他将3D打印出的厘米级肝脏移植到大鼠身上,使其存活时间由2小时延长至12小时。

此前,像骨骼这样的硬组织打印技术国内外已相对成熟,含复杂细胞类型的软组织打印则较为困难,需有干细胞技术体系作为支撑。

“干细胞就是生物3D打印机中的墨水,它可再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类型,通过相应的打印策略,可制造出血管、肌肉,甚至完整器官。”顾奇介绍。

沿北京“科创地图”走一走,这样“从0到1”的原始创新数不胜数:

首次发现D型丝氨酸对睡眠的调控作用、怀柔质子回旋加速器设施成功出束、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原型机连续稳定运行、自动驾驶的“国产脑”不断升级、量子直接通信距离刷新世界纪录……

“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十年间,中关村先行先试,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中关村这十年

扛起新的时代使命

北清路边,如今崛起一座贡献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产值半壁江山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

中关村这十年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同源微的实验室里,工程师争分夺秒进行电路设计,完成电流波形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分析。“我们的探测器,不比任何一家国外公司的差。”同源微总经理王洪波信心满满。

过去,射线成像领域的高端技术,包括高端车检、集检系统、智能射线分拣、医疗CT等,使用的射线探测器都是来自欧日企业。同源微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全球疫情冲击与经济下行“双压力”同在。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