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高层

旗下栏目: 高层 国际 时政 热评

总书记琼粤行丨记者手记: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2)

高层 | 发布时间:2025-11-12 | 人气: | #评论#
摘要:11月7日,时值立冬,这也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从广州出发,乘火车、汽车,辗转三个多小时,来到梅州市梅

  11月7日,时值立冬,这也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从广州出发,乘火车、汽车,辗转三个多小时,来到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

  梅江蜿蜒,山峦起伏,地处三省交界的梅州全域属原中央苏区,是革命老区,山山水水浸润着红色的革命记忆。

  总书记言明此行初衷:“这是一片红色土地。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发展有不平衡的地方,这也是我的牵挂。”这份牵挂里,是一路走来始终不渝的初心。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虎形山下,叶剑英纪念馆依山而建。习近平总书记拾级而上,步入纪念馆参观。驻足、凝思,回顾革命先辈“矢志共产宏图业”的光辉人生,总书记语重心长:“我们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建立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江山、攒下的家底之上的。”

  展厅里,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地球仪,展板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要经常按住地球的脉搏”,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志在长远的襟怀气魄,鲜明而生动。

  立足一域,可以察潮流、观世界。

  浩瀚珠江口,三江汇合,八口分流,造就粤港澳大湾区独特区位优势: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咸淡水交界处,也是发展意义上的双循环“交汇点”。

  每次来岭南,都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对这片得风气之先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

  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来广东,习近平总书记就“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战略定位。

  纵览全球经济版图,很多走在前列的经济体,都拥有世界知名的大湾区。独特的区位禀赋、密集的要素集聚、开放的发展生态,让湾区天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试验场与引领地。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为14.79万亿元,以不到全国1%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

  2024年,大湾区7座机场旅客总吞吐量突破2亿人次;2025年前三季度,港珠澳大桥日均车流量1.4万车次;深中通道车流量过千万辆次,高铁14分钟跨越深港,横琴口岸最快20秒通关……一组组直观数据,展现大湾区今日的生机活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相向而行。

  此次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勉励广东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主力军和火车头作用”“锚定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同心协力、稳扎稳打,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气象万千的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十五运会,承载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说:“通过举办这场盛会,可以激发爱国热情,拉紧精神纽带,促进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大湾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11月9日下午,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岭南厅,群英荟萃,掌声如潮。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勉励他们奋力拼搏、再创佳绩,为建设体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从“人生能有几回搏”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体育事业的跃迁,与家国命运休戚相关;民族复兴的前景,必然伴随全民体魄的雄健。

  每一滴拼搏的汗水,汇聚起势不可挡的浩荡江河。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