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商业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营销界前辈妇炎洁,这次也翻车了(2)

商业 | 发布时间:2022-05-19 | 人气: | #评论#
摘要:之后随着仁和药业知名度的提高,以及策略改变等原因,仁和药业销售费用率逐步降低,2021年为12%。 虽然营销不那么猛了,但跟研发相比,销售费用还是

之后随着仁和药业知名度的提高,以及策略改变等原因,仁和药业销售费用率逐步降低,2021年为12%。

虽然营销不那么“猛”了,但跟研发相比,销售费用还是绝对的大头。

2021年是仁和药业研发支出最多的一年,研发费用为0.52亿元,但依然不到销售费用的十分之一。

对此,仁和药业有自己的想法。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一位仁和药业工作人员所讲,仁和药业是OTC企业,不是新药企业,“OTC的药企怎么可能投巨额的资金去做研发”。

即便现在,仁和药业依然走在营销的道路上,并且与时俱进,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做品牌营销。比如2021年底在快手上搞话题挑战赛,半个月就创造了约6亿的话题曝光量。

不得不说,玩儿营销,仁和药业是专业的。

02、不断追逐风口

靠营销打响名气后,仁和药业马上迎来“当头一棒”。

2012年4月,仁和可立克被牵连进毒胶囊事件中,12月,闪亮滴眼液被曝含防腐剂,2013年1月,优卡丹被指对儿童肝肾有毒。而这三个产品均为公司主营产品。

说到底仁和药业生产的是药品,且不说疗效,安全性是用户最为关心,也是一家药企的立身之本。对于已经靠广告营销打出知名度的仁和药业来说,出了问题,负面影响只会更大。

果不其然,2012年和2013年,仁和药业营收分别下滑了10.84%、13.8%,归母净利润的跌幅分别达到21.15%、23.99%。

对于仁和药业来说,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在改革路径选择上,仁和药业似乎更注重效果,倾向于“高性价比”之路。

或许,公司也想过从研发入手,比如进军比较有前途的生物药,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公司研发基础一直比较薄弱,且生物药的开发周期能到10年之久,“远水难救近火”,最后还是把目光放到了比较好解决,且更擅长的市场渠道上。

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营销模式”被写进公司年报中,这也能看出公司对于风口的把握,从2014年开始政策拟放开互联网售药,“互联网+”成为很多药企的新追求。值得注意的是,杨文龙还在此基础上将“叮当快药”送到了港交所大门前。

(妇炎洁低俗营销)

营销渠道之外,公司也没忘记对于新产品的拓展,只是仁和药业倾向于选择短期内性价比高的OEM(贴牌,代工)之路。

早在2012年4月,仁和药业就成立了和力药业,依托仁和药业的品牌、渠道、营销资源,和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合作。和力药业负责甄选、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贴上仁和的牌子,再通过仁和的渠道销售出去。

在其自有产品仁和可立克等出事之后,仁和药业也没放弃这条路径,而是将OEM板块做大做强,以提升新品上市速度和开发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和力药业官网显示,公司合作的OEM产品超千个,涵盖药品、保健品、药妆、医疗器械等诸多领域。2021年,OEM产品约占仁和药业收入的一半。

利用OEM模式可以保证产品更新的速度和频率,这是整个行业的共识,业内诸如修正药业等企业也都有OEM业务,不想被风口落下的仁和药业自然没放过。但长期看,这种模式也给公司埋下了隐患。

在电商平台搜索仁和,各种保健品、药品、护肤品,应有尽有。不仅产品种类超多,仁和经销商队伍也十分庞大,但“林子一大什么鸟儿都有”,以至于不少投资者会在互动易平台对贴牌产品提出各种疑问。

(电商平台仁和产品情况。来源:App截图)

比如仁和的某款女性护理垫,曾被一些代理宣称可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并且因微商模式,还曾被质疑传销。而这样的产品还不止一个。市界也曾就此向仁和药业做了相关求证,截至发稿前,电话无人接听。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