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商业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年轻人不换手机了?国产手机如何“活下来”(3)

商业 | 发布时间:2022-09-01 | 人气: | #评论#
摘要:2021年6月16日,荣耀50系列新品手机在上海举行发布会。图/视觉中国 相较之下,OPPO、vivo等品牌压货的现象相对较少,这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荣耀线下

 

2021年6月16日,荣耀50系列新品手机在上海举行发布会。图/视觉中国

“相较之下,OPPO、vivo等品牌压货的现象相对较少”,这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荣耀线下渠道产品的操盘和布局基本复刻了华为的打法,近年向线下渠道压货最严重的还是华为。

当下的手机行业究竟有多少库存?潮电智库曾公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手机行业库存情况,国内手机厂商共有3000万台手机库存。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统计的3000万库存中2000万是成品,1000万是半成品,但是形势在二季度发生变化。

“首先,手机厂商对于库存比较紧张,在今年‘618’期间加大促销力度,消耗库存,从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来看,6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9%。其次,随着美国芯片制裁风险进一步升级,手机厂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库存的态度,库存某种意义上变为利好信息。”孙燕飚说。

今年的“618”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堪称“血腥”,降价与推新成为各家清理库存的手段。当线下渠道受到疫情等因素制约之时,厂商本就要极力突破线上渠道,在今年“618”的带动下,6月线上销售占比明显放大,甚至超过45%,吸引了一批原本不在线上渠道购机的消费者。

以小米为例,其在京东平台上的多款手机降价明显,如小米12,日常起售价为3699元,而大促期间消费券后起售价为2699元。

而从1000~1500元价格段的Q5到3000~4000元价格段的GT2 Pro,realme的全部机型几乎都在“618”期间降价,幅度从200元到500元不等,并且还提供了全程保价服务。同时,还加入了消费者购机抽三亚游,直播间不同时段赠送手机等玩法。

发布新机也通常是厂商刺激需求的重要手段。前述手机厂商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国内厂商对于主力机型坚持一年两次迭代已是常态,一款手机发布6个月后就被认为需要更新,厂商已经不希望某一款手机有非常漫长的长尾期,而是更希望用全新的产品刺激消费者,同时带动旧机型销售。荣耀为了争夺“618”的时间窗口,提前半个月,于5月30日发布荣耀70系列。赵明坦言,这是在非常好的时机推出新品抢占份额。

不只是线上渠道,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目前手机市场的价格相对混乱,几家国内厂商都希望争夺20%的市占率,因此需要渠道宽分销、深度分销,简言之,就是希望更多渠道售卖自己的产品,这是提升出货量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因此在不同渠道之间“串货”现象频发,价格也容易出现混乱。

“理论毛利与实际毛利之间的差异加大,大家为了活下来都会降价销售,串货、杀价都是在销量下滑的市场中常见的选择。”前述人士透露。

降价清理库存的结果,直接反映到手机厂商层面,就是平均售价与毛利率的下滑。小米二季报显示,其二季度销量虽然较一季度小幅提升60万台,但是平均售价从一季度的1188.5元,降低至二季度的1081.7元,这导致手机业务毛利率也从一季度的9.9%,跌至二季度的8.7%。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对此解释说,“由于全球范围内消费市场疲软,中国市场疫情也出现反复,整体的需求不旺,我们肯定会用更多的手段来清理我们的库存,所以会造成利润的下降。”


 


 

但赵明则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判断,很多品牌没有达成清理库存的目标。民生证券研报甚至认为,各手机厂商在2021年四季度发售新机较多,但是当季和2022年一季度销售不理想,导致库存积压,直到今年二季度,各大手机厂商渠道端仍存在去库存压力。

无论手机厂商借助“618”在多大程度上完成清理库存的目标,孙燕飚认为,“618”确实在短期内提振了销量,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透支了三季度的消费,下半年的市场仍然难言乐观。

疫情冲击下的误判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