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再次聚焦科技创新。 在随后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以扎实调研把握当代中国,用战略思路观照现实国情。五年规划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大国发展锚定坐标、主轴和方向。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我国将通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个五年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步走”战略安排的第一步。 “十五五”,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也是踏上新征程后党中央着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新的关键一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思当下、谋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审视发展道路上的时与势、危与机,谋划“十五五”时期中国号巨轮的前进路线。 “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把脉定向。 从考察调研中的细问深思,到重要会议上的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改革发展稳定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十五五”时期发展谋篇布局。 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此后不到两个月,9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这是对已有实践的总结提炼,又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引领,指明了“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2025年2月13日,在山东一家电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线值守。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谋划全国一盘棋,各地区“要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加强规划衔接”; ………… 一系列战略指引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在谋定长远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基聚势。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搭建人工智能高素质人才对外交流平台”“优化随迁子女就近入学政策”“推动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在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开展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中,广大网民踊跃参与,累计收到建言311万余条,为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