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北京商报
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以下简称“中海”)、华润置地三家头部地产央企业绩分化明显。其中,华润置地表现突出,实现营收949.21亿元、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营收与利润双双增长。并且,以归母净利润32.81亿元的优势,反超中海拿下“利润王”称号。反观保利发展,虽以1168.57亿元营收居首,但同比下滑16.08%,迎来近5年首次营收下降。值得关注的是,华润置地的业绩增长还得益于经营性不动产业务的良好表现,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成为利润反超中海的关键。同时,三家房企共同加码一线城市土储的动作,也体现出对后续市场止跌回稳的信心。
营收净利 华润走强,保利失速 根据三大央企发布的财报数据,华润置地是三家房企中唯一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的企业。具体来看,华润置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9.21亿元,同比增长19.96%;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15.87%,连续两年保持增长趋势。 凭借出色的利润表现,华润置地实现对中海的反超,以超出32.81亿元的明显优势,从中海手中夺过“利润王”称号。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海营业收入832.19亿元,同比减少4.27%;归母净利润85.99亿元,同比减少16.63%。 而在去年同期,中海归母净利润与华润置地相差无几,凭借少数股东损益低于华润,以0.61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 反观保利发展,虽然是三家房企中唯一营收破千亿的企业,但营收及利润表现并不理想。中报显示,保利发展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57亿元,同比减少16.0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减少63.46%。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保利发展近5年来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历年中报显示,2021—2024年,保利发展营业收入分别为899.72亿元、1107.63亿元、1370.27亿元及1392.49亿元,在此期间营业收入始终保持连续增长态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保利发展近年来持续以高强度策略追求规模扩张,从风险管控角度出发,建议适当放缓节奏,平衡规模与稳健经营的关系。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单一指标单年度下滑的风险尚可控,但企业需高度关注后续可能衍生的新风险,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营收第二增长点 华润、中海强于保利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海三家头部央企也在积极拓展不动产经营业务,将其作为营收的第二增长点。 在这三家房企中,华润置地的业绩表现相对优秀,这主要得益于其在经营性不动产业务上的提前布局。 中报显示,华润置地经营性不动产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5.5%。购物中心零售额达1101.5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营利润率提升至65.9%,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底,公司在营购物中心数量达94座。 反观中海及保利发展,虽然也在积极拓展第二增长点,但与华润置地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海商业物业收入为35.4亿元,占总营收不足5%。其中,写字楼收入为17亿元,购物中心收入为11.7亿元,长租公寓收入为1.6亿元,酒店及其他商业物业收入为5.1亿元。 而作为总营收破千亿元的保利发展,上半年不动产经营收入仅为25.4亿元,与华润置地及中海差距明显。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保利发展不动产相关营收乏力,主要源于业务布局侧重房地产开发,持有并运营的经营性物业占比低,而当前住宅开发业务的销售均价与业绩增长均显乏力,最终加剧整体营收疲软。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具有高专业门槛、高投资量级及高边际成本的特点,且当前已形成一定规模效应与品牌效应,房企若要涉足该领域,需长期投入时间与资源积累,才可实现健康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