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文化

旗下栏目: 音乐 红木 收藏 艺术

风雪长津湖!这位新华社记者就是当时的战地记者(4)

文化 | 发布时间:2022-02-25 | 人气: | #评论#
摘要:追击路上的见闻 我东线大军于11月27日傍晚开始向长津湖地区美第十军的3 个师反击,当晚即完成了对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的包围分割,并占领

  追击路上的见闻

  我东线大军于11月27日傍晚开始向长津湖地区美第十军的3 个师反击,当晚即完成了对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的包围分割,并占领了富盛里,切断敌军南逃退路。28日开始,在这一带村镇山岭和公路,与敌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战事异常惨烈。我军在冰天雪地、御寒装备不足、供应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给美陆战第一师、美第七师以歼灭性打击。12月1日,全歼从新兴里突围的美第七师一个团,另加一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敌军全线崩溃,开始突围南逃。从咸兴北援的敌军,也遭我军拦截。

  我军在长津湖地区击溃美军后,立即万箭齐发,投入到追击溃敌的战斗中。

  现在是下午5时半。太阳西沉,弯月在朦胧雾气中显露在天际。我跟随追击部队沿下碣隅里—古土水—黄草岭—咸兴公路南下。

  据说,一支兄弟部队已经穿插到下通里,阻截敌北上援军,距离我们有140 里。“跑步前进!不要让敌人逃掉!”挤满公路的是滚滚不息的大军。从柳潭里赶来的,从新兴里赶来的,原来作为预备队的部队,在公路上你追我赶火速前进。

  公路两边雪地上,不远就见一个用黑灰撒成的粗大箭头,一律指向南方。间或看到路边给烧得焦黑的残垣断壁上,也有用粉笔写的:“某某同志,咸兴见!”“加油呀,古土水就在前面!”……字迹潦草粗率,可以看出是匆忙赶路中写就。

  东方天际透出曙光,我夹在队伍中,同战士们一道整夜跑。两条腿又冻又累,似乎已经僵木,很想在路旁什么地方躺一躺,蹲一蹲,哪怕10分钟也好。但是不能,南方滚雷般的炮声,表明那里战事正烈。这是命令,召唤我加快步伐赶上去。

  清晨,敌机开始成群飞来时,我已经在一条山沟里追上师指挥所。在嘈杂的声浪中写出一篇特写《在追击线上》。师长专门派通讯员把稿件送往军部电台,转发新华总社。随后,我把分到的4个土豆吞下肚去,挤在一个角落——朝鲜农民的木柴棚里,睡着了。

  难忘黄草岭

  黄草岭在朝鲜的东海岸,并没有奇峰峻岭,而是圆浑浑的,一岭接一岭,夹着许多大峡谷,下面是咆哮的江水,逶迤南下,似乎无穷无尽。这里森林不多,裸露的峰岭全给大雪覆盖着,真有点“原驰蜡象”的气概。这给我军带来麻烦。白天阳光下雪光耀眼,人们在雪地上行走目标特别突出,经常看到敌机追逐行人,连单个行人也不放过。所以,部队大都在天亮后就各寻隐蔽地,黄昏时候出动。只有接到紧急任务的部队,才冒着敌机的扫射赶路。

  在前线采访是困难的,部队在激烈频繁的运动中,师团指挥机关也在运动中,有时在沟崖下,有时在临时搭成的防空棚里,有时就在行进中指挥。这黄草岭人烟稀少,散散落落的村落中老百姓也早已逃走。我们(华敏和我)原来是跟师团指挥部的,但那里只能了解到战况的大致发展,师团指挥员非常紧张,没功夫同我们谈话,我们就到营连去。指挥部指一个大致方位,也常是我们赶到了,部队已转移了。于是我们碰到哪支部队就跟哪支部队,有时是营、连,有时是戴着大皮帽子的东北担架队。采访就是打听消息,就是边走边谈,或者和战士挤到一个防空洞聊天。从战士口中,我们了解到许许多多战斗故事,没有条件作详细记录,我的笔记本上净是些人名和提要,当时记得这是件什么事,现在看来却不啻天书,比如,本子上记了些这样的话:

  副营长刘福贵,“什么是无敌的力量?这就是。”

  1419高地争夺战。活了的死尸。

  新兴里南树林中的遭遇。

  一只耳朵不见了的悲伤。

  榆洞。王友明。山东莱阳。黑大个,机枪手。

  现在翻看起来,已经一点也记不起是怎么回事了,但是我相信,这些简短的记录后面都曾有过非常生动的战斗事迹。

  也有比较详细的记录,比如在《打败严寒》的标题下面,我的日记上就记下我军在零下40摄氏度的长津湖地区作战的艰苦情况。而且这篇日记就是在榆洞——黄草岭上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写下的。

  我军是仓促入朝的,许多部队是从南方驻地紧急北调的。虽然补充了冬季御寒装备,但却不适应朝鲜酷寒的气候和冰雪作战的要求,而且有的部队连棉帽子、棉鞋、手套都未来得及领到,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就投入战场,在连续的冰天雪地作战中,冻伤减员非常大,耳朵冻掉、腿脚坏死得相当多。这些战士大都成为残废,忍受截肢的痛苦。所以,当时的部队中流传着一句口号:“第一要打败严寒,第二才是打败敌人”。不能打败严寒就不能打败敌人,部队指挥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保护指战员的手脚。这是我在国内战场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不曾遇到过的。长津湖战役的惨烈,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