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金融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那些精准逃顶的光伏人,还会回来吗?

金融 | 发布时间:2025-07-04 | 人气: | #评论#
摘要:来源: 赶碳号 上海 今天主要讲八卦。 看得多了,经历得多了,赶碳号不得不承认,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就像在当初一不小心买点比特币或者特斯拉、英伟达,远比现在每天看盘、天天做交
来源: 赶碳号 上海 

今天主要讲八卦。

看得多了,经历得多了,赶碳号不得不承认,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就像在当初一不小心买点比特币或者特斯拉、英伟达,远比现在每天看盘、天天做交易要来得轻松吧。

很多时候,机会是等出来的,不是干出来的。就像现在,谁能想到光伏行业遇到的问题全面提及升格,成为整治“内卷式”竞争的代表性行业?谁又能想到,工信部会因为光伏内卷开一次专题会呢?这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光伏企业都不轻松,都在努力求生。但是,如果方向选错了,越努力可能死得越快。有时,慢即是快,少即是多。知止,自律,真的很重要。

01谁才是硅料的幸运儿

硅料,当然是解决光伏产能问题的牛鼻子。

拥硅为王时代,老牌硅料企业都赚到了大钱,新入行的像丽豪等,动作快的也能赶上一点红利的尾巴。但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把赚到的钱用来扩产了,赚得越多,扩产越大。现在看,硅料生产得越多,卖得越多,亏得就越多。靠运气赚的钱,现在正在靠能力一点点还回去,这事一点不假。

头部硅料企业中,大全能源是一个例外。这家企业稳如老狗,不慌不忙地把赚到的钱存了银行。从财务报表看,低调的大全能源绝对是一家风险厌恶型的企业,估计就连保本型的理财产品都认为是有风险的,只有存款才最安全。现在,老实人终于得到了回报。虽然一样血亏,扣非净利润率甚至高达-62.79%,但亏损额相对于其产能来说,却在可控范围内。负债低,在手现金多,产能相对小,开工率相对低,支撑的时间自然就会长一些。这一身过冬棉袄,穿得太厚了,虽然笨重了些,但不得不服。

负债,说白了就是杠杆。杠杆的原理和作用大家都懂。赶碳号想起一个房地产行业的段子。截至2024年底,恒大总负债2.4万亿。所以人们讲,许家印每天睡醒一睁眼,需要支付的利息就有3个亿。

当然,大全仍然算不上硅料圈最幸福的。硅料圈最牛的人当属施博士了,2023年成功逃顶,向红狮水泥成功兜售亚洲硅业,分两把共套现81.22亿。

这些钱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部分。在这轮周期里,硅料的肉,施博士也一口也没落下。赶碳号帮他算了一笔账,2022年亚洲硅业全年产量约5万吨,营收上百亿,净利润就有七八十亿。施正荣持股78.58%,理论上2022年的分红就有60个亿。

作为中国光伏行业的开创者,施博士眼光独具是一方面原因,另外也有运气的成分。早在2020年,亚洲硅业就在冲刺科创板了,但过程中多次被问询施正荣及亚洲硅业历史问题,两度因财务资料过期中止审核,最终止步于2022年4月。

所以,亚硅上市失败,股民们少了一个被套牢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施正荣博士自己也因祸得福。即使亚洲硅业成功上市,现在应该也还没有满三年,大股东也无法解禁。即使解禁,以现在硅料的市场行情,能套现那么多吗?这个案例,施博士一战封神,甚至比他当年登顶中国首富更具传奇色彩。

现在回想,谁最希望亚洲硅业当年闯关成功呢?当然是红狮控股的章小华了。亚硅真要成功IPO了,他就没有机会在后来花80多个亿来买亚硅这颗大雷了。

02硅片,种豆得瓜

赶碳号以前也写过这样一个案例。

某头部一体化企业的经理人当时力排众议,最初并没有采购晶盛机电的单晶炉,而是用的奥特维的,估计便宜。可能是炉子的问题,也可能是技术的原因,总之就是迟迟不能拉出合格的硅棒。这直接导致这家企业的一体化程度落后于其他友商,比如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晶澳。据说,这位经理人后来甚至因此而下课。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正是由于头部硅片企业主动降价洗市场,直接导了硅片价格的雪崩,硅片环节人人血亏。如此,这家一体化企业的硅片产能不能跟上节奏,反而成了一大优势。这家企业的光伏大佬在中期投资者交流中就表示,公司不怎么用自产硅片,因为从外部采购,远比自己拉棒切片要便宜得多。这,简直就是种豆得瓜、塞翁失马了。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