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一图读懂“低级红”和“高级黑”

专题 | 发布时间:2023-11-28 | 人气: | #评论#
摘要:在我们党内,红色是革命色、初心色,也是忠诚色、政治色。然而,红一旦与低级搭配,就可能演变成一种自黑。如果低级红不及时加以纠治,就可能被人利用,发展到高级黑。明显的、低

在我们党内,红色是革命色、初心色,也是忠诚色、政治色。然而,“红”一旦与“低级”搭配,就可能演变成一种“自黑”。如果“低级红”不及时加以纠治,就可能被人利用,发展到“高级黑”。明显的、低级的“黑”易防,而“高级黑”因为有欺骗性,尤其需要我们警惕。一旦让“高级黑”得逞,对我们党的形象是一种严重杀伤和破坏。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形形色色的“低级红”、“高级黑”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工作中要深刻理解“低级红”、“高级黑”问题的实质,提高防范意识和水平,把警醒教育放在心上并长期执行,让防范杜绝落实在各项工作中。

如何辨认和防范“低级红”“高级黑”?

★提问:董艳芳 北京读者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何为“低级红”“高级黑”?如何辨认和防范“低级红”“高级黑”?

★解答:桑林峰 解放军报评论部副主任

在我们党内,红色是革命色、初心色,也是政治色、忠诚色。然而,“红”一旦与“低级”搭配,就可能演变成一种“自黑”。

“黑”,是我们一直极力反对的。刻意的“黑”难防,“高级黑”尤其需要我们警惕。一旦让“高级黑”成功,对我们党的形象则是一种极大破坏。

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

“低级红”“高级黑”,是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与“两面人”“两面派”“伪忠诚”具有同等性质。这警示每一位党员干部,讲政治绝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行动,必须防止和纠正各种“低级红”“高级黑”现象,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何为“低级红”“高级黑”?有学者认为,所谓“低级红”就是把党的信念和政治主张简单化、庸俗化,这其中有些行为是违反常理的,在不少情况下,暗含的也是一种“黑”。而“高级黑”是更高级一点的“黑”,在语言上可能更讲究技巧、更华丽幽默,甚至有时披着学术的外衣,伪装性更强;再就是极端化地解读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方针政策等,达到“黑”的目的。总的来说,“低级红”“高级黑”都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宗派主义、自由主义、分散主义的具体呈现。

“低级红”往往站在个人立场上,总认为自己的言行是“替党说话”,却不顾及群众反应,不考虑宣传效果,用一种无知或极端来表达自己的“正义性”,说到底是一种“自黑”。

相比“低级红”,“高级黑”的危害性更大一些,它往往包含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有的则是把屁股坐在了“敌对分子”那一边,用一种看似合理的言行来攻击我们的党、国家和军队。比如,曾有人撰文《军人只是一种职业》,妄图从“职业”层面来消解军人的崇高,否定牺牲奉献精神,“看似有理却无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高级黑”。再比如,这几年有人大肆恶搞英烈、戏说经典,看似是一种“娱乐”,实则是在解构主流价值,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大黑我党我军红色历史。这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种“高级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防止和纠正“低级红”“高级黑”,首先要认清其典型特征。一是有的用力过猛,授人以柄。有一篇网络文章,记述了一个叫“默然姐姐”的先进事迹,该文讲到,“默然姐姐,28天连续加班,没换过衣服,没洗过头,在同事们的心中,她就是女神、女超人”。“28天不洗头不换衣”,看似颂扬敬业精神,却违反了基本人性和生活常识。二是有的主观臆断,偏离实际。有一篇文章写道,某人“奖金停发一年多来,生活拮据,但自己工作干劲不减。别人对此不理解,她说自己是党员,可以靠信仰活”。这种“低级红”,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臆断,很容易成为“敌对势力”攻击的借口。三是有的行为极端,适得其反。正常的言行应该不偏不倚,客观公正;而“低级红”“高级黑”往往爱走极端,畸重畸轻。有人讲作风变化,写出了“副市长吃上了自己掏钱买的月饼”。诸如此类,都损害了党的形象。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