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协会并非私产,会长岂可“永久”

专题 | 发布时间:2025-08-15 | 人气: | #评论#
摘要:2025-08-14 14:02 中工网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行业协会在换届过程中存在一些乱象。有人退而不休,以永久会长之名把控实权;有人为争夺控制权,将换届大会开成了深夜密
2025-08-14 14:02·中工网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行业协会在换届过程中存在一些乱象。有人退而不休,以“永久会长”之名把控实权;有人为争夺控制权,将换届大会开成了“深夜密谈”;还有协会对候选人资质审核不严,出现“带病入会”等问题,影响其正常发挥作用。这些怪现象,暴露的不只是换届程序的形式化,更反映出行业治理上的大问题。

乱象的根源,在于控制权的争夺。一类是企业逐利:部分协会手里握着资源分配、商业合作的机会,有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就想通过不正当手段插手选举,把“自己人”推上位,好为企业谋方便。另一类是退休干部“留后路”:有人退休前就盯着协会空位,甚至牵头成立协会铺路,退休后顺理成章实现“再就业”。多方争抢下,换届就成了“各显神通”的比武场。

这里面最刺眼的,是“永久会长”怪象。有些协会负责人退职不退权,顶着“永久会长”“终身荣誉会长”等虚衔,幕后掌控协会的钱、权、资源。协会本是服务全行业的公器,一旦沦为“私人领地”,那它的公共性、代表性便荡然无存。

更让人揪心的是“带病入会”这个老毛病。候选人资质审核马马虎虎,让那些有争议甚至有污点的人混进协会领导班子。这可不是简单的程序疏忽,而是在亲手毁掉协会的公信力。

部分行业协会换届上的问题,说到底反映了协会内部治理的薄弱。按相关规定,行业协会负责人连任不能超过两届,理事会任期一般3到5年。但现实中章程成废纸、会员大会摆样子、监督机制走过场屡见不鲜。现在都到了数字经济时代,讲究开放、透明、专业的治理,可有些协会还在玩“山头”“圈子”文化那一套,早就跟时代要求脱节了。如果一个组织连基本程序都走不明白,何谈引领行业应对市场变化?

根治治理之痛,得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应建立完善的追责制度,让“永久会长”们明白:权力有有效期,过期就得还回来;还要建负面清单,把有污点劣迹的人永远挡在协会门外。这些不是束缚,而是帮协会回归正轨的矫治手段。

行业协会的治理革新,还得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既要保住行业自治的传统,更要注入现代治理因素。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管得太死,得在“放管服”之间找平衡点,让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市场的桥梁与黏合剂。(陈江)

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