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态℃
出品 | 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作者 | 袁宁 编辑 | 丁广胜
搜索这个词,正在失去20年前的含义。 7月2日,百度发布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搜索改版。原本熟悉的搜索框,被升级为“智能框”——更大,也更主动,不只是接受输入,更能调动 AI 能力、交付复杂任务、生成视频与图文。 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变革。Perplexity 等 AI 原生搜索产品来势汹汹,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悄然蚕食用户的注意力。 一个多月前,谷歌在 I/O 大会上宣布 AI 搜索从实验室“毕业”,正式进入商用。“AI Mode”将搜索从信息查询工具扩展为具备理解与行动能力的助手,可以完成比价、试衣、结账等复杂任务。 而对于百度来说,搜索是它的起点,也是它最重要的护城河。如今,它必须重新证明自己:AI 时代,它还配不配成为第一入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也交流了百度副总裁、搜索总经理赵世奇,试图从这位一线操盘者的视角,理解这场变革背后的判断与路径。 这是一场关于“入口地位”的自我救赎,也是百度在 AI 浪潮下的一次重构与冒险。 百度搜索到底变了什么? 此次更新,百度将新版搜索系统划分为三层架构: 底层是多模态模型底座(以文心一言为核心,同时整合自研视频生成模型Muse Steamer与DeepSeek等外部模型),中间层是MCP调度平台、Agent工具和真人服务,最上层是面向C端的“智能框”、信息流产品“百看”和升级版AI助手。 据介绍,截至目前,百度搜索开放平台已接入1.8万+优质MCP。
这意味着,百度搜索已不再是“关键词+链接”式的被动信息查找,而是可以通过一句话Prompt调取图文、音视频、AI工具甚至真人服务完成任务的“AI任务入口”。 升级后的“智能框”具备更强交互能力:
同时,搜索结果页用户看到的也不再是冰冷链接,而AI整合出的多模态内容——百度称之为“百看”。既有文本、表格,也有视频、图片,还能接入智能体或真人服务。新搜索,也变成了内容消费场。 此外,AI助手能力也被重做,加入视频通话、一站式任务面板、富媒体输出、深度搜索等功能,并支持多种方言识别。
这套改版背后最关键的转变是:百度不再把搜索当作“获取答案”的工具,而是一个“交付结果”的平台。 用户可以用一张图片提问、用一句话描述任务、用自然语言下达目标,再由系统自动调度大模型、工具和内容模块来给出结果。 百度为什么要在这个节点重做搜索? 要理解百度搜索的这次变化,还要明白百度此刻在经历什么。 首先,是AI对搜索范式的重塑。 从ChatGPT掀起的对话式交互、到谷歌I/O大会宣布AI搜索进入默认模式,全球范围内的用户习惯和搜索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