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安东·尼尔曼 乌克兰能源专家 莫斯科时间8月16日凌晨1点左右,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在阿拉斯加州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结束。 笔者全程观察了此次会晤,并有了一些心得。 到底达成了什么成果? 在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报道中,一位唇语专家表示,特朗普见到普京时鼓掌说道“你终于来了”,握手时补充道“你总算到了,见到你太棒了,非常感谢”。普京则回应:“谢谢你,你也是。我来这里是为了帮你。”特朗普随即表示:“我也会帮你。” ![]() 美国当地时间8月15日上午11时许,特朗普和普京先后走下舷梯。特朗普在红毯上迎接普京并握手寒暄。红毯两侧各停放两架美军F-22隐形战斗机。 图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而那场会面后的简报会上,特朗普和普京只是简略提及谈判取得的进展以及仍存在的分歧,随后便各自登机离去,原定的晚餐安排也因此取消。 这一状况说明此次会面并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即便是“空中停火”这类简单的条款也未曾有过。 然而,特朗普在会后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却直言,他和普京“的确达成了共识”。他所阐述的主要内容如下:
特朗普并没有具体说明他和普京就协议的哪些方面达成了一致。此前多家西方媒体曾报道,美俄领导人会晤的核心议题是“领土置换”方案:乌克兰从顿涅茨克地区撤军,俄罗斯则从其控制的苏梅和哈尔科夫部分领土撤离,同时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前线的军事行动将暂停。 目前还不清楚该计划是否已获得双方的认可。但这里还有另一个关键要点: 在阿拉斯加谈判之前,特朗普曾表态:“我提议停火,泽连斯基已经同意,现在就看普京是否答应,要是他不答应,我就会对俄罗斯施加最严厉的制裁。” 如今,情况似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和普京除了个别问题外,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了一致。他也不打算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了。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变化,意味着他两个月来对俄罗斯“极限施压”的战略正式宣告结束,压力此时又重新回到了乌克兰身上。 如何评判谈判的“输赢”? 这场会面显然没有输家,甚至称得上是一次“双赢”的互动。 这一点,从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的话里就能看出:“特朗普没吃亏,普京却明显占了上风。”自从被特朗普从顾问委员会解雇后,博尔顿就成了特朗普的政敌,他自然不会为前老板遮掩,因此他的表态并非刻意讨好,有一定参考价值。 博尔顿的逻辑是:俄罗斯成功避开了制裁威胁,没接到新的停火通牒,还在前线占据主动时实现了俄美直接对话。与此同时,泽连斯基明显被边缘化,甚至可以说被晾在了一边。这正是“普京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