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晨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港股市场中标杆企业较多,港股创新药企业更接近价值兑现期。此外,随着科创板上市、退市等制度完善及企业融资策略调整,港股与A股创新药板块发展差异将缩小,市场焦点将更聚焦于企业核心资产价值。 关于下半年创新药走势,唐晨认为,“从收益端看,创新药正处于价值集中兑现阶段,2024-2025年大量产品完成医保谈判纳入或对外授权,驱动企业营收增速提升;风险层面多数在研药物已进入临床后期,数据稳定性增强,叠加政策托底,研发失败风险较早期阶段显著降低;从周期持续性方面,当前市场对研发管线的期权价值重估,将与未来商业化盈利预期形成衔接,部分企业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业绩增长动能明确。” 在投资策略上,唐晨认为,应重点把握具备重磅炸弹潜力的大单品赛道。当前ADC、双特异性抗体在授权交易中规模领先,国内某企业ADC产品海外授权金额创历史新高,验证了赛道的商业价值。此外,结合国内疾病谱特征,如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领域的创新药需求刚性,可以关注竞争格局良好的细分方向。 |